今年第十六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 (ifva),其ifva Greenlab 創意室找來了7-Eleven成為創意夥伴,委約七位ifva歷屆得獎導演,包括陳子蕙、崔允信、郭臻、麥曦茵、蘇敏怡(Stella So)、崔嘉曦和黃精甫,藉著影像和動畫,通過7-Eleven這個創意平台,呈現跟港人生活息息相關的7-Eleven不同的集體回憶。
麥曦茵
陳子蕙
崔嘉曦
蘇敏怡
郭臻
崔允信
黃精甫
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麥曦茵短片作品
香港 / 彩色 Col / 5′ 30″ / 粵語對白,無字幕
她是個晚上十一時下班,早上七時上班的辛勤上班族;每天上班前、下班後,流連便利店,繁忙中尋求片刻喘息。 他是個晚上十一時上班,早上七時下班的兼職便利店員;每晚徘徊原點打發時間,期待著她的出現。 由白天,等到日落;黑夜中,不停揣摩;在廿四小時不打烊的便利店裡,思念顛覆時間⋯⋯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期待已久的計劃及陽光
星期六北上廣州參加表姐的婚宴,在火車途中看見國內風景優美,我已定出計劃了!
天氣不穩的周未過了,迎接新一周的是陽光,今天本應是與陽光遊玩的日子,但可惜要留在家中工作,錯過了與太陽伯伯共同分享的一天!
天氣不穩的周未過了,迎接新一周的是陽光,今天本應是與陽光遊玩的日子,但可惜要留在家中工作,錯過了與太陽伯伯共同分享的一天!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Michael Gough R.I.P.
於1916年在當時在馬來亞現已改名為馬來西亞出生,父母為英國人。1948年在一部名叫Blanche Fury的英國電影作首次大銀幕演出,之後主力於電視演出,較有印象是在長篇劇Doctor Who的演出。要提最為人所熟悉我相信無人會忘記他在Tim Burton於90年代初執導首兩集蝙蝠俠裡釋演Bruce Wayne的管家Alfred,另外兩集都是釋演Alfred這角色;之後由於年老關係演出續漸減少,2000年有一兩部電影與Tim Burton再度合作,遺作是在Alice in Wonderland聲演Dodo Bird一角。
最後Michael Gough於2011年3月17號與世詳辭,多謝他為我們帶來了六十多年的精彩演出。
Batman電影中角色Alfred的訪問
真的想吐,這劣等行為真的令我想吐;幸福我是長於香港,不幸是在中國同胞。
無鹽以對
一早起床,看見FB牆上寫上很多「中國人可恥」,「國人掉臉」等句語。
在微博查看,一目了然。一幅幅搶鹽的圖活現眼前。
往樓下的便利店,大大隻字寫著,本店鹽已賣光。
誰說上海的教育程度高,文明人多?
大家或有所不知,中國的鹽非常豐富,礦鹽在全國17個省都有出產。儲量的礦鹽區有150處,以青海省為最多,佔全國的80%;其次是四川自貢及遂寧、湖北江西等省。
有一個網民寫的東西「很好玩」,她說,「 中國的鹽足夠把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做成臘肉,完全没必要搶購食鹽。」
不過我跟自己說, 中國人多,奇怪的人自然多,而且很大部分的網民都是對此行為予以讉責的,我不應該對國民感到失望。
但再看到一段新聞,令我把剛才的想法一掃而空。
中國第一慈善家陳光標的微博網站上,刊登了一幅幅他「救災」的照片。
他穿上西服,皮鞋,並帶上國旗,到日本災區救災。更可怕的是,從他的微博上,他說:
「學生們在募捐,我給每個募捐箱都捐上一萬日元和一張一百元人民幣,並附上一張名片。」
原因是,要讓日本人知道,是誰幫助了他們,是一個中國人幫助了他們。
無言。
幫助別人,是不用拿大聲公告之全世界的。更甚的,他「隨身攜帶」攝影團隊去賑災。 微博上顯示他穿著西裝,皮鞋,協助救出一名婦女。他後來承認那照片是「擺拍」的,用作「留念」。
他的行動,更被中國不同媒體「正面」報導。
相比在日本在核電救火的工作人員,他們冒生命危險,雖輻射釋放的程度已達「致命」級數,仍每隔15分鐘輪班,沒有離開。
但我瀏覽日本不同媒體的網站,沒有一個會「英雄化」他們,更沒有菅直人在災區捉緊災民的手的照片。
因為他們明白,這沒有什麼值得表揚。這是理所當然的,因這是他們的工作。
無論政府人員,救護人員,記者,慈善家,只要他們在自己的崗位做好本份就夠了,沒有必要無限地放大自己。
下班時,收到一個短訊:東航已加班赴日,天災無情,大愛東航。
想吐。
由搶鹽的人民,到騎呢慈善家,媒體,到堂堂大型航空公司,都是一樣的。你教我怎樣認為這是小撮人的所為?
如果你說天災可怕,讓我告訴你,天災還不夠可怕,人禍(人的劣根性)還更可怕。
文章轉自:Blogger (Candy Chan) http://hiukwanchan.blogspot.com/
一早起床,看見FB牆上寫上很多「中國人可恥」,「國人掉臉」等句語。
在微博查看,一目了然。一幅幅搶鹽的圖活現眼前。
往樓下的便利店,大大隻字寫著,本店鹽已賣光。
誰說上海的教育程度高,文明人多?
大家或有所不知,中國的鹽非常豐富,礦鹽在全國17個省都有出產。儲量的礦鹽區有150處,以青海省為最多,佔全國的80%;其次是四川自貢及遂寧、湖北江西等省。
有一個網民寫的東西「很好玩」,她說,「 中國的鹽足夠把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做成臘肉,完全没必要搶購食鹽。」
不過我跟自己說, 中國人多,奇怪的人自然多,而且很大部分的網民都是對此行為予以讉責的,我不應該對國民感到失望。
但再看到一段新聞,令我把剛才的想法一掃而空。
中國第一慈善家陳光標的微博網站上,刊登了一幅幅他「救災」的照片。
他穿上西服,皮鞋,並帶上國旗,到日本災區救災。更可怕的是,從他的微博上,他說:
「學生們在募捐,我給每個募捐箱都捐上一萬日元和一張一百元人民幣,並附上一張名片。」
原因是,要讓日本人知道,是誰幫助了他們,是一個中國人幫助了他們。
無言。
幫助別人,是不用拿大聲公告之全世界的。更甚的,他「隨身攜帶」攝影團隊去賑災。 微博上顯示他穿著西裝,皮鞋,協助救出一名婦女。他後來承認那照片是「擺拍」的,用作「留念」。
他的行動,更被中國不同媒體「正面」報導。
相比在日本在核電救火的工作人員,他們冒生命危險,雖輻射釋放的程度已達「致命」級數,仍每隔15分鐘輪班,沒有離開。
但我瀏覽日本不同媒體的網站,沒有一個會「英雄化」他們,更沒有菅直人在災區捉緊災民的手的照片。
因為他們明白,這沒有什麼值得表揚。這是理所當然的,因這是他們的工作。
無論政府人員,救護人員,記者,慈善家,只要他們在自己的崗位做好本份就夠了,沒有必要無限地放大自己。
下班時,收到一個短訊:東航已加班赴日,天災無情,大愛東航。
想吐。
由搶鹽的人民,到騎呢慈善家,媒體,到堂堂大型航空公司,都是一樣的。你教我怎樣認為這是小撮人的所為?
如果你說天災可怕,讓我告訴你,天災還不夠可怕,人禍(人的劣根性)還更可怕。
文章轉自:Blogger (Candy Chan) http://hiukwanchan.blogspot.com/
人民教育:為日本人民說聲讚好
數天前開始傳出說食鹽抗幅射,大量香港市民竟然會相信這類傳聞。
香港一個著名拍賣網更有用戶將鹽拍賣:http://hk.f1.page.auctions.yahoo.com/hk/auction/b17968709
證明香港好多人常識比較低,我明白好多都係老人家,大部份市民安全感不足,但當中亦不小為年青中及中年人士。其實為何急需搶鹽呢,身處日本人民都無人搶鹽,點解會有噤多香港人去搶呢,真不知其解?好簡單我相信今日我寫完呢篇BLOG之後將會有好多報導一一解釋沒需要食鹽/碘片抗幅射,剛剛政府衛生局人員在記者招待會告訴大家每日要食2.5-5公斤鹽才等於食一片碘片,噤為何香港人不搶購碘片呢?搶購了大量鹽的市民又是否會大量食用食鹽呢?只係想講有好的政府就有好的教育制度,有好的教育制度就會有好的教育,有好的教育就會有人民數質好的市民,看看中國如何對待自己人民已知一二,詳情可看以下報導:《劉曉:當核洩漏危機發生時,中日政府為何態度迥異?》http://www.epochtimes.com/b5/11/3/16/n3199587.htm
日本社會教育良好,人民有教養,面對如此大禍亦冷靜面對,今次災難足可證明日本人民了解自己面對的問題,如果發生在香港我相信香港人不知如何面對惜手不及,甚至政府也不知所惜。
最後都是說一句:PRAY FOR JAPAN
香港一個著名拍賣網更有用戶將鹽拍賣:http://hk.f1.page.auctions.yahoo.com/hk/auction/b17968709
證明香港好多人常識比較低,我明白好多都係老人家,大部份市民安全感不足,但當中亦不小為年青中及中年人士。其實為何急需搶鹽呢,身處日本人民都無人搶鹽,點解會有噤多香港人去搶呢,真不知其解?好簡單我相信今日我寫完呢篇BLOG之後將會有好多報導一一解釋沒需要食鹽/碘片抗幅射,剛剛政府衛生局人員在記者招待會告訴大家每日要食2.5-5公斤鹽才等於食一片碘片,噤為何香港人不搶購碘片呢?搶購了大量鹽的市民又是否會大量食用食鹽呢?只係想講有好的政府就有好的教育制度,有好的教育制度就會有好的教育,有好的教育就會有人民數質好的市民,看看中國如何對待自己人民已知一二,詳情可看以下報導:《劉曉:當核洩漏危機發生時,中日政府為何態度迥異?》http://www.epochtimes.com/b5/11/3/16/n3199587.htm
日本社會教育良好,人民有教養,面對如此大禍亦冷靜面對,今次災難足可證明日本人民了解自己面對的問題,如果發生在香港我相信香港人不知如何面對惜手不及,甚至政府也不知所惜。
最後都是說一句:PRAY FOR JAPAN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Hanna 《殺神少女:漢娜》4月7日公映,越殺越近啦!
傲慢與偏見導演Joe Wright新作,這套可以叫作認真版Kick Ass《勁揪俠》,也是父親從小訓練女兒成為冷血殺手,而父親是由我喜愛演員之一Eric Bana演出,所以本人會入場支持,本片有導演在陣應該不會太差,有興趣朋友也要入場觀賞。
導演資料 : http://www.imdb.com/name/nm0942504/
導演資料 : http://www.imdb.com/name/nm0942504/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一天晚上,一隻#1 飛蛾(moth)飛進我的房間,它飛向天花上的燈,更圍著來來回回地飛,由於我房的燈沒有燈罩所以那熱力對這飛蛾是相當的強,但亦因為它正正喜歡那光與火的感覺而不顧一切地飛向它生命中最享往的一刻,經過數圈與燈火舞著後,蛾沖漸漸失去了動力,慢慢地向下墮,最終落在地上,死了,我將它的身軀從窗中放到空氣中隨風漂浮。
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人類可能會嘲笑飛蛾撲火這個愚蠢的行為,飛蛾撲火真的為了自取滅亡嗎?
其中一個比較廣受應用的學術解釋:#2 趨光性(phototaxis)
蛾的歷史要比人類久遠得多,它們的趨光性不會是因為人類的燈火而出現的。在人類誕生之前,夜晚最明亮的光源只有月亮。也許飛蛾的趨光性與月亮有關?最早這麼想的是德國昆蟲學家馮·布登布洛克,他在上個世紀30年代提出假說稱,蛾在夜間飛行時,很可能利用月亮作為導航工具。由于月亮距離地球非常遙遠,在蛾飛行時,月亮和它的相對距離沒有變化,在空中的位置看上去是不動的。因此蛾可以利用月亮進行定位,例如在飛行時讓月亮始終位於右前方45度的位置,就可以讓自己的飛行軌跡保持一條直線。
對蛾來說,月亮就等於夜晚裏最強的光。如果它們看到某盞燈比月亮還亮,就會把它當成月亮用來定位。但是燈與蛾離得很近,在蛾飛行時,它們之間的距離不斷地發生變化。蛾試圖讓燈的方位保持不變(例如讓燈始終位於右前方45度的位置),其結果就不再是沿直線飛行,而是一條圍繞著燈的螺線,盤旋而來,逐漸接近光源,最後“砰”地撞上燈,或被火燒著,這與我當晚看見的情況一樣。
法布爾#2 Jean Henri Fabre早在1877年面書的《#3 昆蟲記》中記載了一個現象同樣令人困惑,如果把雌蛾和燈火放在同一個房間,大多數雄蛾仍然會被燈火吸引,無視雌蛾的存在,雄蛾的使命就是尋找雌蛾交配,為何燈火能夠戰勝性外激素的強烈誘惑,讓雄蛾上演了一幕《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光明故,二者皆可拋》?有人猜測雌蛾釋放的#4 性外激素(insect sex pheromone)能吸引雄蛾,是因為性外激素能發射某種#5 紅外線(Infrared [IR]),而燈火也能發射這種紅外線,而且更加強烈,因此雄蛾把燈火當成了超級雌蛾,但是這種猜測並沒有實驗基礎支持。
飛蛾撲火這個自古以來就讓人感到神奇的現象至今仍是一個未能完全破解的謎,不管你是否嘲笑飛蛾自取滅亡的愚蠢,還是讚美飛蛾追求光明的勇氣,有一點是肯定的,飛蛾並非尋死,而是誤將燈火當成某種對它的生存或繁衍非常重要的東西,是我們人類的發明操縱了飛蛾早已進化而來的某種本能。
# 參考資料
#1 飛蛾(moth)
中文 :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8%9B%BE
英文 :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th
#2 趨光性(phototaxis)
中文 : http://baike.baidu.com/view/119067.htm
英文 : http://en.wikipedia.org/wiki/Phototaxis
#3 法布爾(Jean Henri Fabre)
中文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E%A9-%E4%BA%A8%E5%88%A9%C2%B7%E6%B3%95%E5%B8%83%E5%B0%94
英文 : http://en.wikipedia.org/wiki/Jean_Henri_Fabre
#4 昆蟲記(Souvenirs entomologiques)
中文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8%86%E8%99%AB%E8%AE%B0
手犒掃描版本 :
http://gallica.bnf.fr/ark:/12148/bpt6k99159x/f1.image.r=Souvenirs+entomologiques.langFR
法文連載 : http://www.e-fabre.com/biographie/souvenirs_entomologiques_1280.htm
#5 性外激素(insect sex pheromone)
中文 : http://baike.baidu.com/view/303798.htm
中文 : http://www.qiji.cn/baike/Detailed/8451.html
英文 : http://en.wikipedia.org/wiki/Pheromone
#6 紅外線(Infrared [IR])
中文 : http://zh.wikipedia.org/zh-hk/%E7%BA%A2%E5%A4%96%E7%BA%BF
英文 :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frared
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愛電影就應該擁有/珍惜你與它的相見機會
入戲院觀賞電影,此感受是"網上觀看"及"睇碟"無法取代的,電影永遠要在大銀幕上觀看過才是真正的觀賞,所以任何電影有機會在大銀幕公演的都需要入場觀看,不要有著等出碟的心態去看一部電影,你愛電影就應該像對待你愛的人一樣,需要珍惜每一次大家能見面的機會,不要錯過任何機會,不是你會後悔莫及的,所以朋友們入場吧。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香港大球場每年都爆既盛事又唻啦: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3月25至3月27號呀,又係時候撲飛啦!
http://www.hksevens.com/chi-General-Info-FactSheet.htm
訂閱:
文章 (Atom)